广州“玉米虫”美国被告:谁在恶意抢注域名?
广州“玉米虫”美国被告:谁在恶意抢注域名?
06-02-18 16:21:50 来源: 21世纪经济报道  

本报记者 徐志强 广州报道

2月2日,刚从老家长春返回广州上班的王占峰,一打开邮箱便惊呆了:一封英文电子邮件告诉他,全球最大的硬盘生产商希捷(Seagate)已经把自己告上了美国仲裁协会(NAF)。

美国仲裁协会通知王占峰,希捷认为他在去年12月21日注册的域名www.Seagate-Maxtor.com属于恶意侵犯希捷商标,要求他归还该域名。2005年12月21日,希捷宣布将以19亿美元收购另外一家硬盘公司——迈拓(Maxtor),王占峰看到当天的新闻后,随后注册了上述域名。

按照ICANN(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)1999年10月颁布的《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》,域名争端将统一由ICANN认定的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、美国仲裁协会、CPF争端解决协会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四家机构的其中一家进行仲裁,而希捷选择了美国仲裁协会。

“希捷直接告到美国仲裁协会,很出乎我的意料。”王占峰觉得,希捷宁愿花掉1300美元仲裁申请费也不和自己沟通,可能希捷觉得必胜无疑,“20号之前我要把辩护理由提交给美国仲裁协会”。

此事2月10号在论坛上引起讨论后,相应Seagate-Maxtor的CN和COM.CN域名被创联万网国际信息技术(北京)有限公司注册,NET则被广东肇庆一人注册。

“恶意抢注”新定义

根据ICANN颁布的《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》,投诉人必须向争议解决机构举证证明三种情形同时具备——域名与投诉人享有权利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相同或混淆性相似;被告对域名并不享有权利或合法利益;被告对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具有恶意。

对于前两点,王占峰没有太多异议。但是他对被指认“恶意注册”的理由感到不理解——希捷认为王选择希捷宣布收购迈拓当天注册,目的就是要把该域名再卖给希捷;另外,该域名的网页上曾经标有“出售”字样;并且王还持有motorola.hk,google-aol.com,msn-aol.com等域名。

“我个人一直喜爱迈拓的产品,得到它可能被收购的消息后,为了纪念,我认为这个域名我值得注册,并打算有空时做一个硬盘爱好者社区。为网站发展需要,我当时还注册了NewMaxtor.com。”王占峰认为自己并无恶意。

王占峰告诉记者,由于之前CNNIC(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)规定,“注册或者受让域名是为了出售、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,以获取不正当利益属于恶意抢注”,很容易被认定为恶意抢注,加上以前CN域名比较贵,“所以我一直不敢碰CN域名,只注册顶级域名”。

一般而言,.COM等顶级域名的纠纷是根据ICANN的《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》进行仲裁,而CN域名仲裁还要加上参考CNNIC制订的具体规定。

不过,根据今年2月14日CNNIC最新修订、将于3月17日实施的《域名争议解决办法》,“为了出售、出租或者其他方式转让域名”将不被认定是恶意。与原规定相比,“恶意”的定义变得更加宽松,同时与ICANN关于恶意注册的规定取得了一致。

“买卖行为是否恶意要视具体情节而定,如果以注册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卖出,不应被认为是恶意。”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中心、亚洲域名争端解决中心的一位域名专家告诉记者。

此外,该新办法还规定,“所争议域名注册期限满两年的,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将不予受理”。与ICANN规定相比,对域名持有人起到一定保护,也促使企业更注重保护自己的商标域名。

Google.cn只是个案?

王占峰表示,在这个仲裁官司后,可能会多关注些CN域名。

新规定下的CN域名将成为“玉米虫”们的新目标。在明知王占峰已被希捷提起仲裁的情况下,Seagate-Maxtor的CN域名仍被注册或许就是个证明。

之前,Google.cn是“玉米虫”中最大的“成功案例”,曾有传言说此域名卖了上百万美元,激起了不少“玉米虫”的热情。不过上述专家告诉记者,Google.cn的出让价格远远低于这个价格,在几十万人民币左右,另外,如果Google不是通过仲裁方式而是法院起诉,很有可能直接收回该域名。

该专家表示,Google当时的举证中,后两项要求已经满足,但可能由于Google当时未在中国注册商标,第一项尚有欠缺,所以仲裁对其不利,最后选择赎买。

但上述专家提醒,Google只是个案,不能成为普遍的参照,“玉米虫”不可能常有这样的运气。

尽管如此,“玉米虫”有增无减。王占峰向记者透露,自己只拥有很少的域名,还算不上“玉米虫”,但网上的“玉米虫”圈子中,许多人都以此为生,国外许多“玉米虫”更加专业,有的甚至可以做出软件,设定好后,瞄准自己想要的即将过期的域名,等过期时间一到,马上自动注册。

“有个朋友一个使用了5年的音乐域名就是这样,由于晚了几分钟续费,被德国一个人抢走,对方开价5000美元,后来只好花1600元买了个其它的域名。”

而这种情况又是否算是恶意注册呢?上述专家表示,一般注册机构会提前一段时间提醒域名用户,但如果用户没有注意,就算做自动放弃。